昨天看了《晓说》,高晓松和大刘聊起天来真的太“相爱相杀”了,用高晓松的话说,他们是从小生活在两个世界,接触两种文化的人。但两人同样可以因为“创作”和“艺术”找到重叠点。
整个访谈中,“扩展”这个词汇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真如大刘说,我们人类可能一辈子都生活在地下室中,外面的世界无从知晓,而科幻就是由我们的想象力扩展出来的。这也是为什么科幻类电影、小说越来越受到人们追捧。
——人类若没有想象力就是不完整的,因为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决定了人类永远的工作是“扩展”。
说到这里,我忽然明白“游戏行业”的前景为什么被如此看好。因为“游戏”可以成为我们依靠想象力创造的”第二世界“。
同样,也解释了区块链技术为什么对于游戏要有志在必得的决心。
还是先聊聊传统游戏行业,过年期间,与表哥和表妹聊游戏,而我作为不玩游戏的竟也蠢蠢欲动,差点下载几个过过瘾。之后,我发现引导他们沉迷游戏和诱导我重温游戏的原因用两个词儿就可以概括——“情怀”和“虚拟社会”
00后的表妹问我你玩过"中国式家长"么,我说没有,连听都没听过。表妹说,这个游戏可火了,现在游戏直播都在直播玩这个。我说:“那你可要好好给我讲讲这个游戏。”
表妹虽嫌弃我已变成老阿姨,但也实在没有其他话题可和我聊,便给我讲了起来:“中国式家长"是款养成游戏,你自己养一个小宝宝,从它刚出生起就培养他,直到他走上高考考场。你可以帮你的宝宝选择他未来要走的路,学艺术、考大学都由你决定,在这里你就是一个家长。”
表妹当天介绍完后,我就在网上查了这款游戏,呼声真的很高,并且与以往游戏有个不同点——教育意义。
每一个中国学生在求学之路,都经历着差不多的事情;有着差不多“望子成龙”的“中国式”父母。这款游戏玩下来,不仅让学生可以理解了做父母的苦心,也能亲自在"虚拟世界"中看一眼自己,假如一直玩世不恭下去,自己的未来将会是什么样。
虽然我没玩过这款游戏,但忍不住觉得这款游戏活该火起来。同时我也再一次感受到人们对“虚拟世界”的向往以及强烈的欲望。
求学的表妹会将自己带入进游戏中,过一次当父母的瘾;进入社会的我会将自己带入游戏,过一次“重返校园”的瘾。
虚拟的游戏世界映射出的,正是生活在现实世界的我们心里最真实的渴望;那些回不去的校园、不可预知的未来,并不能阻止我们对生命的“扩展”。
上图是在知乎看到的一张传统游戏与区块链游戏的对比图。
简单总结,区块链技术结合游戏行业,能为我们带来的是自由和公平的“虚拟世界”。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存在着多多少少“被操控感”。即使你说,我挺自由的啊,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为自己而活。
但实际上,没有一个人敢说有这样的“自由”。你不得不走完九年义务教育,即使你十分反骨,没有走完九年义务教育,你也不得为了养活自己而工作。
而在漫长的一生中,我们会越来越明白“自由”是有限度的,“公平”本身就不是合理的。
因此我们将对“现实社会”的种种诉求转移到“虚拟世界”中。
而传统游戏也有自己的潜规则,虽然我们能做更多现实中不存在的事,但我们知道我们是被限制的,或者是被更大的玩家操控着。
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是对抗"权力"最有力的"武器"。正如上图所示,游戏规则、场景以及玩家权益,在区块链游戏中都可能实现最大的透明度。